awagink 发表于 2013-5-5 08:43:46

万籁声先生史料辑录

                        1,1928年8月8日《北洋画报》:“北平大武术家万籁声”。

北平大武术家万籁声表演自然门内功上桩之影
郑稔农赠刊
能于桩上旋转四五周



《北洋画报》1928年第5卷第210期
1928年8月8日

注:
《北洋画报》创刊于1926年7月7日,立即成为天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热销画报。刊期初为周刊,继改为三日刊,最后为隔日刊。《洋画报》当时在中国传媒界被称为“北方巨擘”。《北洋画报》内容包括时事、社会活动、人物、戏剧、电影、风景名胜及书画等,以照片为主,兼有文字,其宗旨在于“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知识”;副刊专载长篇小说、笔记、名画、漫画等。
《北洋画报》上登载武术家照片颇多,唯独称呼时年25岁的万籁声为“北平大武术家”。





2,1932年10月1日《体育周报》(天津):“国内有数之国术大家”。

端止《今日湘省举行第二届国术比试》:
“湘省政府主席何[键],对于国术方面,兴趣极浓,故其提倡不遗余力。此间国术训练所,罗致省内外技击人才,不乏身负绝技之辈,如顾汝章、万籁声、李丽久等,均为国内有数之国术大家,现皆供职于国术训练所中,而三湘七泽之间,闻风景从者,风起云涌,都以学习武艺为荣。”(1932年10月1日《体育周报》(天津)第三十五期)






3,1932年11月20日《广西青年》:“国术界数一数二的大家”

藜青《由科学化武术而评判柳森严与顾汝章》:
“记者漂泊江湖,垂十余年,南北名家也曾见过不少,但是从未见那一个有什么神秘。远之如精武会创始人霍元甲,近之如孙禄堂、万籁声等等,都是国术界数一数二的大家,比之柳森严,不知高出几千万丈。但是他们也还不过是一个平常的人罢了。”(《广西青年》1932年第5期)




注:作者见过霍元甲,应是北方人士,且年龄不小。由此文可知:万籁声当年已与孙禄堂齐名。




4,1933年《国术名人录》:“武术界知名之士”。

“……其门弟子如赵铨、万籁声等,亦皆武术界知名之士,万籁声近著武术汇宗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现已不胫,而走云。”(《国术名人录》金恩忠)






5,1934年《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摘要》:“(手指)能折二分之铜板”。

“(提千斤)专练拇、中、食三指之捏劲,及臂部拎提之力,与鹰爪拔山等功相仿佛;惟着力处,全在拇、中、食三指指面之上,而不及于指端、指侧各部……捏人至伤,捏物洞穿……就余所知者,《武术汇宗》作者万籁声君,即善此,能折二分之铜板云。”(《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摘要》
金警钟著;曹文整理修订;1988.06)






6,1935年2月17日《国术周刊》:“技益精绝……到处乐与人较……未失败”。


金警钟《记杜心五》:
“万承杜师自然门衣钵,技益精绝,能以三分厚钢板,用两手折叠如泥,可想见其气力之雄也。惟近以技渐精纯,到处乐与人较。刻客汉,仍不时轻事较技,虽未失败,然杜师殊不以为然也。”(《国术周刊》创刊号,1935年第1期,1935年2月17日出版)








7,1935年2月17日《国术周刊》:“技得大成,声誉亦因之日隆”。

金警钟《续国术名人录——万籁声》:
“万籁声,湖南长沙人。自幼性近武道,恨未得遇名家。弱冠负笈燕京,肄业农大。斯时政府以提倡尚武精神,令行各级学校,故有武术之设。然多课外自动之练习,非固定者。该校武术教授,系沧县大枪刘德宽得意弟子赵鑫洲。赵为顺义人,精少林六合,及六合大枪,六路大戟,即本刊登载之六路戟也。万习拳月余,知为高手,于是课余之暇,即趋赵师室请益。技渐有成,万乃请录门下,赵以其诚笃允之。习艺数载,渐有心得,凡六合拳、点穴拳、六合刀、六合抢、大戟、马牙刺(此术为沧州最利之器,系名师大八式田春奎之遗传)。后拜王荣标、王显斋等师门下,习伤科、药功、道功。复拜名家杜心五门下,精习自然拳术。杜为金仙大道千峰派渡法师、武道名家千峰老人、道号顺一子、赵师避尘同拜金山寺了空大师之门,曾留学东瀛,以八法裆、鬼头手擅长。万得杜师薪传,技得大成,声誉亦因之日隆。惟万青年好动,喜与人较手。后因不平事,单身赴中央公园某拳社(即今日北平中山公园),访名拳师某君(特隐其名)较手,竟为所败。复访名家某君(特隐其名),于晤谈之下,万竟猛施错骨法,将其拇指筋骨错迭,经乃师率领陪罪始罢。去岁走三相七泽,参与长沙举行之湖南省考。惟万君轻举妄动,无深沉镇重功候,则为其短。习拳不辍,练功无间,极力提倡,则为其长。余与万君,亦系同门(少林六合),曾观其表演折三分厚之钢板,有如泥皮者,其劲力殊足惊人。万曾著《武术汇宗》一书,出版于商务印书馆,竟发行至三版,其不胫而走,可见一斑云。”(《国术周刊》创刊号,1935年第1期,1935年2月17日出版)




注:金警钟此处即记载了万籁声的两个轶事:一,在中央公园挑了杨澄甫教学场子;二,折断了张三爷大拇指。



8,1935年4月14日《国术周刊》:“日每与人较手,无不胜者”。

金警钟《续国术名人录——赵鑫洲》:
“赵教于农大凡十年之久,成绩卓然。其最得意之弟子为万籁声君。万青年有为,著书立说,颇能承赵师衣钵。日每与人较手,无不胜者。闻前与旧都名拳家某君(特隐其名)较手,某君固武术界之先进,目为南北驰名之人物,不欲与较,而万则坚请之,甫交手,某君出其不意,被万将手拇指捏卸。赵师事前不知,及闻此乃携万谒某师庽谢罪而已。盖赵为人和蔼,从未轻事较技,于此可想见其武德功深矣。赵嗜古玩,深识其术,近以垂暮之年,不乐流连于武界,设德记古玩肆,将以终老。今将花甲,有三子女一,亦能传其衣钵云。是则聆之名拳师张玉峰君面述,盖张君亦大枪刘再传弟子故也。”(《国术周刊》1935年6、7期合刊,1935年4月14日出版)


注:金警钟此处再次记载了万籁声折断张三爷大拇指之轶事,且说明是听闻自张玉峰。



9,1935年6月23日《国术周刊》:“乃师为万籁声君”

龚剑堂《游绥国术访问记》:
“八月廿日,因公有绥远之行。至旧城绥远饭店下榻,次日即拜访老友贺翰卿、于静漪二君。数年未晤,相见之下真有不可言传之盛。贺君曾习自然门,乃师为万籁声君。余与贺终日谈拳不及傍物,甚至午过尚未及午饭,此数年以前之老毛病也。”(《国术周刊》十一、十二、十三期合刊,1935年6月23日出版)



注:贺翰卿在绥远省党部任职,从事轻纺业,颇有知名度。龚剑堂于民国初拜孙禄堂为师,是孙禄堂最早在京所收弟子,三十年代名声最著,后于1934年底拜杜心五先生为师。贺翰卿能与龚剑堂为老友,可见其资历、功夫也不差。于此不得不感叹万籁声当时名气之盛也!




10,1935年黄元秀《武术偶谈》:“万氏于中央历届比试,皆占优胜”。

黄元秀《武术偶谈》:“其练法,详载于万籁声出版之武术汇宗(商务印书馆出版)本篇不赘。万氏于中央历届比试,皆占优胜。其师即余盟兄杜心五也。杜氏年届七旬,身怀绝技,目光如电,惜其学道心切,已入羽士之流,比闻遁入山林矣!”(原发表于《国术统一月刊》,后收录在《太极要义》书中)




11,1932年《国术半月刊》:“为海内所推重”、“以武技名大江南北”。

《徐旨乾颂词》
“鄂城万先生籁声,北平农大毕业之高才生也,且历任农林厂长。所以从事于国术者,盖鉴于救国强种非此莫属,遂弃其生平之所学,而特提倡其救国强种之术。数年以来,成效大著,故为海内所推重。现训练总监李公任潮,尤深重之。去年冬,主席芸公,特聘来湘。使三湘子弟同沾泽化。湘人固富于尚武精神者,自为万先生之所乐从耳。旨乾不敏,亦同受锻炼之赐。爰于半月刊出版之日,特具片言,以为万先生祝,同为国人高也。民国二十一年六月徐旨乾谨识”(《国术半月刊》第3期)

《何主席芸樵序》
“筹备半载,得以成立。万所长籁声,以为应有国术刊物之发行,特创国术半月刊……意诚足嘉,故为之言,以弁其首。何键(签名及印章)”(《国术半月刊》第1期)

《胡司令范苏序》
“万君籁声,技击专家。所著武术汇宗,蜚声海内。今者膺吾湘之聘,开所授徒。讲习之余,复创刊物,欲以阐扬国技之理论与精神。民国二十一年四月胡达”(《国术半月刊》第1期)

《王师长东原序》
“万所长籁声,以武技名大江南北,我总指挥礼聘来湘,主持国术训练。万所长知武技之不见重于士大夫也,而有国术半月刊之发行。民国二十一年四月王东原”(《国术半月刊》第1期)

《曹厅长伯闻序》
“万君籁声既长湖南国术训练所,将发行半月刊创刊号及其成立大会特刊……则万君印行各刊物,其亦不能已矣。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春长沙曹伯闻识”(《国术半月刊》第1期)

注:由于图片太多,故只提供文字。湖南国术训练所编印的《国术半月刊》上,众多社会名流对万籁声推重有加。而1929年《江苏省国术馆年刊》中,钮永建、钱佐伊所作的序文并无半个字提到时任教务长的孙禄堂。于此可见:孙禄堂虽然在国术界和万籁声同享盛名,但他的社会地位却比万籁声差远了。



12,1932年10月1日湖南省第二次国术考试,万籁声表演气功。

唐鲁孙《打擂台》:
“第一天揭幕,由何主席做了极短的开场白,名震全国武林前辈杜星五说了几句话,就宣布擂台开始。开场先由万籁声上台表演。他把六尺长茶杯粗的铁棍在胳膊上绕了三匝,掷在台上,吭哧一响,外行人也看得出,这是一场真正气功表演。”(《南北看》)





13,1929年在广州创办两广国术馆,任馆长

韩锋《民初广东武术研究所万籁声等人二三事》:
“陈真如主理省政时,除聘欧阳予倩来广州开办戏剧研究所外,还聘请万籁声来主持武术研究所。该所属军队编制,所长职衔少将。万带了三个武术名家来广州,一名顾汝章,一名傅振嵩,一名耿德海。在广州又聘请了孙玉峰的徒弟黄啸侠,认为黄的语言没有隔阂。万籁声年纪很轻,温文尔雅,不像个武术专家。最擅长六合拳,著有六合拳的解法一厚册,附图非常明细。我那时在财厅,成立一个武士研究会,万籁声教过我们六合拳法。”(《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9辑社会类》,2008.05,中国文史出版社)


注:此文中的“武士研究所”即两广国术馆。第一次全国国术考试后,万籁声受李济深之聘请,南下广州,创办两广国术馆,任馆长,授少将。



14,1932年在湖南国术训练所表演轻功、内功

万纶《由不肖生谈到柳森严》:
“曾用箩筐一只,其中放置一块火砖。然后跳上箩筐边,双脚就在箩筐边缘,跑完几个圈子,箩筐并不动摇。他表演内功,则以左手持着一块三寸厚的木板,后手拇指顶着一根四、五寸长的铁钉,一会儿,铁钉居然将木板贯穿了。”(该文于七十年代在台湾发表,后为《何键传》(杨学东著,2005.06)所引用)





15,1932年创办湖南国术训练所

谢德杨《追记湖南国术训练所师范班第一学期生活》:
“创办初期,何键礼聘万籁声任所长。万乃慈利杜心五的高徒,廿八岁,神采奕奕,目光逼人。精自然门轻功,能巧走箩边,手卷两寸宽、丈把长的钢条,如儿童卷电报纸条。所著《武术汇宗》,脍炙人口,文武全才,令人敬佩。……当时长沙市有少数能人没有被聘进国术馆,造舆论:要跟万籁声、顾汝章比高低。万在开大会时表态:‘咱们练武的,还怕较量吗?要比的就来嘛!’但风大雨无,没有一个莽汉撞上门来。万亲自授我们两段应用拳。示范时,我们凝眸注视,操练时,特别崭劲,他表示满意。如果他能够教到我们毕业,那收获多大啊!不料第一学期快期考时,晴天霹雳,纷纷传说,万所长不干了,要回北平去,我们面面相觑,无法挽留。他的人品高尚,武术精湛,热爱学员,留去后思。”(《长沙市北区文史资料 第2辑》)








16,1932年创办湖南国术训练所


李实华《新旧社会话武林》:
“湖南省国术训练所(后改名湖南省国术馆)是一九三二年春创办的。我于是时由湘潭县保送考入该所师范班。其时何键主湘,他重武术,礼聘万籁声任所长,延请国内武林名流担任教练。……当时正值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之际,国难当头,有志之士,无不眦裂发指。万所长以学生为志同道合的‘知音’,勉励学生练好武功,储为国用。我还记得他作《示诸生》诗一首,以明心志:练就武功自不妨,沙场驰骋若康庄;他年倘遂凌云志,再与知音话短长。万所长,湖北人,毕业于北平农业大学。他习自然门,为蜚声全国武坛高手杜心五的首徒。平日他与我们谈及习武过程,谓自初中以至大学读书十年中,晨夕不曾间断。他的指功能将中、食指夹着重二十斤,长四尺许的单刀尖端,平伸经数分钟不动毫发。他的上、中、下盘腿也十分厉害。他除习自然门外,还旁及他种门派和长短械。著有《武术汇宗》行世。万在所长任内,对武术的具体练习方法和评价,都能阐幽发微,作出了一定的成绩;还常在武所编印的《武术半月刊》中撰写短文和诗词。他任所长不到半年,因与某师长有隙,为恶势力所排挤,辞职离去。”(《株洲文史第8辑》)







17,1931年在南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武术、体操总教官

《回顾我在军校的体育活动》
吴赞荣(黄埔九期交通科)
“任命石杰(保定一期)为少将武术、体操总教官;后又改派当时武当泰斗万籁声为总教官。”


注:万籁声在中央军校时教过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故被时人尊为“武当泰斗”。


18,1931年在南京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技术总教官

《茶界泰斗张天福画传》
“此后,他又听说自湖南来了位全国著名的武术家万籁声,时任军政大学武术教官,张天福又上门求教。在万老师那里,张天福南拳北腿、刀枪剑戟无所不习,武功大有长进。
(图2.1933年11月20日,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等人发起反蒋抗日的‘闽变’,在福州成立以李济深为主席的中华共和国人们革命政府,张天福等协大师生也参加成立大会。万籁声随临时政府主要人员到福州参加‘闽变’,后随军撤离福建,把自己用过的木柜、餐刀,警犬送给张天福,张天福将木柜、餐刀珍存使用至今)
万籁声对于诚心求艺的学生厚爱一层,不仅不收学习费用,还经常热情款待上门习武的学生们。张天福一般都于星期日到万老师门下习武,由于勤奋学习,很受万籁声赏识。万籁声在教完张天福武术后,中午经常请他吃饭,这对于常年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张天福来说,无疑是改善伙食。”








19,1934至1936年在广西梧州广西大学任体育主任

侯雅云《略谈梧州拳术》
“万籁声,广西大学体育主任,原在北京大学读农科,后遍游名山大泽,访师学武,一度曾充李济深保镖,李下台后,介绍给马君武。著有《国术汇锁》一书,南京全国国术比赛获第二名。……万籁声亦一代拳师。万好夸耀自己,认为天下武术,荟萃自己一身,无有出其右者。但其武术精湛,确是事实。三十年代初期(大概是1935年左右),笔者在角咀大学码头附近,亲见万对准一条约七、八寸径的电线杆,用手连击三下,电杆立即振动。某年国庆节,万登台表演,手拿一条约一寸半径粗的铁条,双手用臂力一屈一压,反复数十次,即将此铁条卷成一饼圆圈。最后,铁条尾部欲要收成圆圈形,一般工人需用大铁钳钳住,在铁砧上,两个人起势猛屈方可,但只见万将手掌根部一压,铁条尾端即贴伏成圆形,可见其武术造诣之深。”(《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







20,1939至1942年在重庆任中央训练团总教官

欧阳平《郑曼青拳打“飞天蜈蚣”》:
“一九四一年秋天,重庆几家报纸中封通栏广告用头号字登着‘飞天蜈蚣征求各家、各派武术名家及西洋拳、体育界比武较量’的启事。飞天蜈蚣叫吴孟侠,江苏人。拳棒上很有点功夫,而且与当时的军警有关系,到重庆想凭武技开码头,并早与帮会组织的拿顺言语,是一个惹不起的角色。也有不怕事的拳师去交手,结果败阵而归,‘飞天蜈蚣’更是威名大振。当时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上校武术教官的万籁声表示要与吴孟侠比武。……过了一天,万籁声从浮图关进城了,参加在邹容路天天餐厅宴会。他与郑曼青是师兄弟,同在湖南任过国术馆副馆长,为吴孟侠大言欺人所激怒,故要师弟郑曼青先行较量,打飞天蜈蚣一个下马威。郑是太极拳高手,专门以静制动。论武功,讲靠山,吴孟侠都不及万籁声,不敢交手,所以吴未赴宴。一些拳师从中斡旋,最后吴孟侠答应登报向武术界、体育界道歉!那天宴后,万籁声当众表演:打了一套拳,身手矫捷,纵跳如飞,并将一颗大铁钉,用掌一击,钉穿约三寸厚的木板。”(《重庆古今谈》)



注:吕紫剑也曾说过万籁声掌击铁钉的功夫:“万籁声是‘关东大侠’——后亦称‘南北大侠’——杜心武的高徒大弟子,在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任武术教官。他武艺高强,功夫很了不得。他用手掌击铁钉,铁钉能穿透三寸厚的木板。”(《长江大侠》李继伦著,1986年)




21,1939至1942年在重庆任中央训练团总教官

《武林儒侠杜心五》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族存亡的时刻,都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1941年,有个叫吴孟侠的淮北人来到重庆,拉起“中华武术学会”的牌子,在中山一路132号设武馆。吴为了扬名立足,竟在报上登出向重庆高手挑战的广告来,题为《武术真谛之探讨》,文词粗劣,口气狂妄,在社会上一时掀起轩然大波。

在重庆的武术名家齐聚“中训团”武术总教官办公室,都主张给那狂妄自大的吴孟侠一点教训。当时《强者报》记者曾采访总教官万籁声。
问:吴孟侠指名道姓要与您比赛,时间、地点确定了,是吗?
答:探讨武术真谛是好事,大家写文章嘛,何必交手动武!如此逼人太甚,公愤难平。武术界前辈认为应该给他一顿教训,我不敢说教训,切磋切磋吧!这是公开性的,不收门票,不打广告,不作宣传,我将准时参加。

川东师范(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是当时市中区唯一有体育场设备的场所,过去重庆打擂均在此处。此次比武,警察当局从社会治安考虑,便商请重庆武术界抗日救国会会长田得胜出面主持,因田不仅参加了辛亥革命重庆反正,且是重庆袍哥仁字总舵把子,声威显著,影响极大。

比武这天,闻风而至的观众达数千人,市政当局还派出大批军警来维持秩序。万籁声、郑曼青等人,已由“中训团”几部大卡车送到会场。田得胜还邀请了重庆武术界前辈李国操(全川武术擂台金牌擂主)、张永隆(关岳庙道长,三原派高手)共同主持。警察局督察长,当地分局长也先行到达,维持秩序。

吴孟侠也带了十多人,看着现场的气氛、架势与众多蜚声武坛的高手,已感此战不妙,只有硬着头皮充好汉了。他到后台忙向田得胜抱拳,向李国操、张永隆见礼,口称“三位前辈”。田得胜开门见山就训了吴师徒三人一顿,“今天比赛,你是必败无疑,轻则住医院,重则难说。我们主张不打为上,大后方以安定为重,如果要打,就要签生死约。你们都是下江人,我谁也不偏袒,主持公道,我们三个老朽以重庆武术救国会正、副会长名义,充当裁判长。”

吴孟侠低着头说:“晚辈不知天高地厚,谢前辈关照,愿听前辈安排,向公众赔礼,登报道歉。”擂台比武不打了,来这么多观众,总不能让大家扫兴而归吧。于是,请万籁声即兴表演。由田得胜在台上宣布:“‘武术真谛’引起的风波,现在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武不比了。为对热心观众表示谢意,商请万大侠作精彩表演。”

万籁声在如雷的掌声中上台,表演了六合门、自然门的功夫。台下的观众都是武术爱好者,有不少还是行家,自然看得出深浅,台上台下喝彩声不断。表演结束时,忽然发现台下人群中有一位老者,万立即飞身下台扑向那人,郑曼青看见也跃下台来。两人握着老人双手,大叫:“师父,你也来了!”原来,这老人正是万、郑二人日夜思念的师父——中华神腿、南北大侠杜心五。

两人把师父扶上台,万籁声激动得热泪盈眶:“师父,15年没见面了,您身体还是这样硬朗。”杜心五来重庆后,深居简出,少有人知,这次“武术真谛”事件,杜关心徒弟,也来观看。他本不想张扬,却被两个徒弟发现,拉上台来与众人见面。杜大侠名满天下,在田得胜、李国操面前都是老大哥。观众更久仰其侠名,好不容易今天看到,怎能轻易放过?于是,李国操提议:“杜大侠来无踪,去无影,今天既已到场,非要表演一下不可!”

盛情难却,时已73岁的大侠杜心五,在掌声中跳上一张圆桌,表演了他超绝的轻功。他沿着桌边走了起来,由慢而快,脚下虎虎生风,最后只见一道黑影在圆桌边旋转,看不清人了。观众看得眼花缭乱,掌声、喝彩声不断。表演结束,杜飞身下桌,向台上台下一抱拳,朗声道:“献丑,献丑!”只见他呼吸平和,若无其事。

(《回眸下江人》,孔祥云、陈兰荪编著)








22,重庆比武

王大煜《四川袍哥》:
“一次出现一个叫飞天神龙姓吴的人,在报上登载:‘鄙人由京来渝,以武会友,邀请武术界、体育界、江湖杰士、内外各家、三山五岳,作友谊比赛……’当时四川袍哥也看出这一点,肯定是帮会弄出来的打手,也充分作了准备,比武场地选在地处闹市的关庙街(现民权路)关庙内大坝。当时的关庙茶社都挤满了形形色色的帮派人物。比武结果,代表袍哥的国术馆万馆长获胜,但结果酿成群殴,袍哥准备充分,略占便宜。”

注:比武地点在关庙,这一点与《万籁声回忆录》相同。比武后,万籁声盛誉愈隆,四川武术界积极筹建四川省国术馆,拟请万籁声出任馆长,此事因万籁声离开重庆而作罢。



23,出手快,动作准狠

昌沧《天南地北侃武术》:
“提到张震海先生,我说:‘我曾有缘结识过这位武林前辈。’接着长根问我;‘张先生的师兄万籁声先生好吗?’我告诉他:‘万老已谢世三年了。’他无限感慨地说;‘万老一身武功,就是过招下手狠些!’提起‘下手狠’,我想起张先生那年回大陆探亲与我谈起的一段往事。张先生与万老都是杜心五大师的徒弟。师父曾令张先生与万老打练过招。张先生显得面有难色。师父硬叫他俩过招,于是张先生对万老说:‘师兄手下留情!’万老语重心长地回答:‘我对你手下留情,敌人对你也会手下留情吗?在任何时候,都要带着敌情观念去练,这样才能练出真功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长根也说:‘万老出手快,动作准狠,易伤人。一般人怕与他切磋交流,敬而远之。后来万老把他练的武功归列为“自然门”,即是集某些拳种之高超技艺,自自然然形成的门派。’”(《中华武术》1998年第12期)








24,顾汝章传人说万籁声

Many ofthe defeated masters acknowledged Wan Li Sheng's skills anddescribed his abilities: " Wan Li Sheng's hands moved like ropesand his fingers were like iron hooks. He rushes forward like ahurricane and backed away like torrential water."

许多被击败的武术大师都承认万籁声的功夫,并描述他的能力:“万籁声的手臂好象绳子一样变化莫测,而他的手指则如同钢钩。他的身法来如飓风、去似湍流。”


注:这是美国精武体育文化协会(精武体育会)主页上对万籁声先生功夫的描述。美国精武体育文化协会(精武体育会),JingMo Physical Culture Association(Jing Mo AthleticAssociation)。该协会的创办者是顾汝章的传人黄泽民(Wong JackMan),曾在1964年打败过李小龙。

黄泽民的师承:
顾汝章-->严尚武、马剑风-->黄泽民(北少林、查拳、武当剑、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形意拳)
孙玉峰-->马剑风-->黄泽民(北少林罗汉拳)








以上是本人搜集的万籁声先生的若干史料,既有民国时期报刊杂志的记载,也有建国后文史资料上的回忆。“当时报刊记载”与“后来他人回忆”,这两种史料都同样可贵。如要评判一个人的社会影响力,这两种史料都缺一不可。只有当时记载,没有后来回忆,说明此人不过是一阵热潮的宠儿,终究没有赢得世人的尊重。比如八九十年代的气功大师们,就是这种情况。孙禄堂虽比气功大师们好点,但关于他的回忆文章仍嫌太少!少量提及孙禄堂的文章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其后人传人。这说明孙禄堂的社会影响力远逊于万籁声。至于现在童旭东乱吹狂捧的孙存周、孙振川等无名小卒,比得上万籁声先生一根脚趾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籁声先生史料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