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宗师论太极

[复制链接]
fxdayom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7-8 16:37:5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氏太极拳老拳谱1
    1、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采西北例东南肘东北撑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  
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采列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踩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日:“八门五步”。  
2、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接及神明矣!  
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於我也。
3、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於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苦难,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後懂劲然也。
4、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运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5、顶偏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  
偏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大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明粘黏连随,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下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6、对待无病
顶偏丢杭,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偏丢抗相对於人也,要以粘黏连随等待於人也,能如是,不但无对待之病,知觉运动自然得矣,可以进於懂劲之功矣。
7、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  
棚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原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  
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8、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工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9、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後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10、太极进退不已功
棚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  
先知四手得来真,采列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二势架永无已。  
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  
11、太极上下名天地
四手上下分子地,采列肘靠由有去。  
采天靠地相应求,何患上下不既济。  
若使列肘习远离,迷了乾坤遗叹惜。  
此说亦明天地盘,进用肘列归人字。  
12、太极人盘八字歌   
八卦正隅人字歌,十三之数不几何。  
几何若是无平准,丢了腰顶气叹哦。  
不断要言只两字,君臣骨肉细琢磨。  
功夫内外均不断,对待数儿岂错他。  
对待於人出自然,由兹往复於地天。  
但求舍己无深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13、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上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若特以武事论之於心,身用之於劲力,仍归於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後,犹有妙出於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14、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式者,用也,文功在武用於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於心身也,为之武事。  
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在放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於对待之际,在蓄发,当其可者,武事之根也,故云武事,文为柔软体操也,精气神之筋劲,武事武用,刚硬武事也,心身之骨力也,文无武之预备,为之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侣伴,为之有用无体,如独木难支,孤掌不响,不惟体育武事之功,事事诸如此理也。  
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文理,必为血气之勇,失於本来面目,欺敌必败,尔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的采战,差微,则亡耳,自用於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不解哉。
15、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人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  
於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著明於不劳,运动觉知也,功至此,可为攸往咸宜,无须有心之运用耳!
16、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後,合之为长,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人於滑拳也,又恐入於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推也!  
於人对待,四手当先,亦自八门五步而来,站四手,手手碾磨,进退四手中四手,上下四千,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升之中上成矣。
17、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  
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水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  
辟如:水入鼎内,而治火之上,鼎中之水,得人以然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炎人无止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永渗漏,此所为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若使任其人炎上来润下,必至火水必分为二,则为火水未济也。  
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  
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知道不可须臾离,则可与言人,能以人弘道,知道不远人,则可与言天地同体,上天下地,人在其中矣!  
荀能参天察地,与日月合其明,与五岳四渎华朽,与四时之错行,与草木并枯荣,明鬼神之吉凶,知人事与衰,则可言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  
夫如人之身心,致知格物於天地之知能,则可言人之良知良能,若思不失固有,其功用浩然正气。直书无害攸久无疆矣!  
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焉能配天地为二乎,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18、人身太极解
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头像天,足像地,人中之人及中腕,合之为“三才”也,四肢“四象”也。  
肾水,心火,肝木,肺金,脾土,皆属阴,膀光水,小肠火,胆木,大肠金,胃土,皆阳矣,兹为内也,颅丁火。地合承浆水,左耳金,右耳木,两命门也,兹为外也。  
神出於心,目眼为心之苗,精出於肾,脑肾为精之本,气出於肺,胆气为肺之原,视恩明心动,神流也,听思聪脑动肾,滑也。  
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语声音,木毫,火焦,金润,土翁,水漂,鼻息,口吸呼之味,皆气之往来,肺之门户,肝胆巽震之风雷,发之声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臭、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欲也,此内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  
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脐外七窍也,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七情也,七情皆以心为主,喜心,怒肝,忧脾,悲肺、恐肾、惊胆、思小肠、怕膀胱、愁胃、虑大肠、此内也。  
夫离:南正、午、火、心经;  
坎:北正、子、水、肾经;  
震:东正、卯、木、肝经;  
兑:西正、酉、金、肺经;  
乾:西北隅、金、大肠化水;  
坤:西南隅、土、脾化土;  
巽:东南隅、胆、木化土;  
艮:东北隅、胃、土化火;  
此内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此九宫也。内九官亦如此。  
表里者: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瞻化士通脾,丁心化木中胆通肝,丙小肠化水通肾,巳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後背前胸,山泽通气,辛肺右肋化水通肾,庚大肠化金通肺,癸肾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干之内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内外也。  
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矣。
             杨氏太极拳老拳谱2
19、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然又分为三乘之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分三修,成功一也。  
文修於内,武修於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事之武而得体育之文,即中乘也,然独知体育,不入武事,而成者,或专武事不为体育而成者,即小成也。
20、太极下乘武事解
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柔软之於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有心之柔软也。  
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  
其功何以得乎,要非粘黏连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而後神而明之,化境极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所谓懂粘运,得其视听轻灵之巧耳。
21、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元也。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  
元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为紧凑,方元规矩之至,其就能出此以外哉。  
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矣!
22、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於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圆;半有著落,岂出方圆?  
半浮半沉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  
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  
夫双轻不近於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  
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23、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棚、捋、挤、按也。初不知方能始圆。方圆复始之理无已,焉能出隅之手矣!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弗得轻灵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  
辟如:半重偏重,滞而不正,自然为采、例、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而归圆中方正之手;虽然至底者,肘靠亦及此以补,其所以云尔。夫日后功夫能致上乘者,亦须获采列而仍归大中至正矣!是四隅之所用者,因失体而补缺云云。
24、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  
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尾闾至胸门也)。  
上下一条钱,全凭两手转。  
变换取分亳,尺寸自己辨。  
车轮两命门,一素摇又转。  
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  
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  
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  
合则放发去,不必凌霄箭。  
涵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  
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25、太极四时五气解图
26、太极血气根本解
血为营,气为卫。血流行於肉、膜、络,气流行於骨、筋、脉。筋、甲为骨之馀,发、毛为血之馀。血旺则发毛盛,气足则筋甲壮。故血气之勇力,出於骨、皮、毛之外壮;气血之体用,出于肉、筋、甲、之内壮。气以血之盈虚,血以气之消长。消长盈虚,周而复始,终身用之不能尽者矣!
27、太极力气解
气走於膜、胳、筋、脉,力出於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於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於筋脉,象也。气血功於内壮,血气功於外壮。要之,明於“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之由来矣!知气力之所以然,自能用力行气之分别。行气於筋脉,用力於皮骨,大不相侔也。
28、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炼开展,後炼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亳。
由尺住之功成,而後能寸住,分住,毫住。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
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要知其数,非秘授,而能量之者哉
29、太极膜脉筋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由尺、寸、分、毫得之后而求之。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昏气暗。
抓膜节之半死,申脉拿之似亡,单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
总之,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也?如能节、拿、抓、闭之功,非得点传不可。
30、太极字字解
挫、揉、捶打於己於人,按、摩、推、拿於己於人,开、合、升、降於己於人,此十二字皆用手也。
屈、伸、动、静於己於人,起、落、急、缓於己於人,闪、还、撩、了於己於人,此十二字於己气也,於人手也。
转、换、进、退於己身人步也,顾、盼、前、後於己目也人手也,即瞻前眇後、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
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断接关乎神气也,俯仰关乎手足也。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手足无著落耳!俯为一叩,仰为一反而已矣!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
对待之字,以俯仰为重。时刻在心,身、手、足不使断之无接,则不能俯仰也!
求其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似断而未断,见显似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意心、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虑不粘黏连随哉!
31、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亳於手,则可量之矣。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若节膜、拿脉、抓筋、闭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
节,不量,由按而得膜;
拿,不量,由摩而得脉;  
抓,不量,由推而得筋;
拿闭,非量而不能得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
此四者,虽有高授,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能贯通焉!
32、太极补泻气力解
补泻气力於自己难,补泻气力於人亦难。补自己者,知觉功亏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已不易也。补於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败,所由然也。
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
补气泻力於人之法,均为加过於人矣。补气名曰“结气法”,泻力名曰“空力法”。
33、太极空结挫揉论
有挫空、挫结,有揉空、柔结之辨,挫空者,则力隅矣!挫结者,则气断矣!揉空者,则力分矣!揉结者,则气隅矣!
若结柔挫则气力反,空揉挫则力气败。结挫揉则力盛於气,力在气上矣!空挫揉则气盛於力,气过、力不及矣!挫结揉、揉结挫皆气闭於力矣!挫空揉,揉空挫,皆力凿於气矣!
总之,挫结、揉空之法,亦必由尺寸分亳量,能如是也!不然,无地之挫揉,平虚之灵结,亦何由而致於哉!
34、懂劲先後论
夫未懂劲之先,长出顶、偏、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後,恐出断、接、俯、仰之病。然未懂劲,故然病亦出;劲既懂,何以出病乎?
缘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矣,故出病;神明及犹不及,俯仰无著矣,亦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之病,非真懂劲,弗能不出也!
胡为“真懂”?因视听无由未得其确也,知瞻眇颜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则为真懂劲!则能接及神明;及神明,自攸往有由矣!有由者,由於懂劲,自得屈伸动静之妙;有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又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後才为真及神明矣!
明也,岂可日後不慎行坐卧走、饮食溺泅之功!是所为及中成、大成也哉!
35、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 
在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成,不过未技武事而已!所谓能尺於人者,非先懂劲也。如懂劲後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矣!  
知膜、脉、筋、穴之理,要必明存亡之手;知存亡之手,要必明生死之穴。其穴之数,安可不知乎?知生死之穴数,乌可不明闭而不生乎?乌可不明闭而无生乎?是所谓二字之存亡,一闭之而已尽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