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气功与养生] 蜀中黄氏《真傳易筋經補編》

[复制链接]
鐵冰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2-6 01:15:1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蜀中黄氏《真傳易筋經補編》
黄克刚 传授  张义尚 整理

  筆者前輯《真傳易筋經》,乃將黃克剛老師當年所授輿公山人世代秘傳之易筋經加以整理。發表於《氣功》雜誌1995年6—9期,旨在為有志於修習道家功法者指出一條簡捷而效速之途。此後函詢者紛紛,實難一一遍答,為進而闡釋該法,使讀者更為明瞭,故今作此補編。

  道家養生功法之第一步就是築基。築基有先後天之分,古哲多未明示。唯孫汝忠《金丹真傳》有明白指示,此外練道家獲大成就者張三豐有「後天築基」歌,歌曰:「氣敗血衰宜補接,明師親授口中訣。華池玉液隨時吞,桃塢瓊漿逐曰吸。絕慮亡思赤子心,歸根復命仙人業。丹田漫暖返童顏,笑煞頑空頭似雪。」蓋後天為先天之根本,物質為精神之根基;修好後天,先天自見。故佛家密法有心氣不二、脈解心通之論;在道家學說,以人身不外陰陽,陰陽即是性命,故千言萬語,隱喻百端,無非是講如何掌握陰陽,實修性命而已。陰陽之理是一,陰陽之事則迥異。道家重事不重理。事分內外,外事指地元爐火、天元神丹,目前已成絕響。內事指人元金丹、同類陰陽,目下亦已成魯殿靈光,真知者稀,且修此者關及福德因緣,亦非一般人所可問津。故今補編所談,皆就人身整個後天形(包括精)、氣、神三者鍛煉而言。

  這一功法,在道家稱「煉精化氣」。但此精非淫欲之精,故此處所說之形,就整個人體物質精華而言,即外而皮毛、肌膚、經絡、骨髓,內而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皆在其中。養生方法無量,但總不出此形氣神之三調。又調雖分三,但總是一體,即形調則氣調,氣調則心調;反之,心調則氣調,氣調則形調。煉精化氣即是調形之功,煉氣化神即是氣化還原之法,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即是煉心養神之妙。精氣屬命,虛寂靈感屬性,形氣並煉,即性命雙修也。又須知精氣有形,心性無相,而氣為形神調和之仲介和樞紐,故道家功法特別重視氣化、調息,古之養生家有煉氣之士別名。

  形、氣、神三者固然不可分割,然在具體運用上卻不無有輕重之偏向。是以煉精化氣即築基,內容包括導引、武功、煉氣服食、行善積德等。道家南宗之極功,同類陰陽之築基、得藥、結丹亦屬此部。此皆偏重於煉形。形固則氣神無有不隨之而含宏光大者也。及至煉氣化神,即進入忘形養氣之境,此時自當以煉氣為重。這與三元大法中之煉己、還丹與溫養,正相當也。最後還虛合道,純以煉神養神為主。此時通天徹地,無形無相,與宇宙界合而為一矣。至此,如司馬承禎曰:「淺者唯及其心,深者兼被於形。」所謂化形而仙,與佛氏之涅般虹化相當也。

簡易萬全功法


我在前編《真傳易筋經》中,有些地方未予詳述。乃是讓傳統文化哲學思想研究有素者可根據本人情況量體裁衣,自作活計,而有些人就難領會;又,動功方面沒有示範,這些都是遺憾。如「外壯神勇歌」釋「九易筋骨成神勇」的一步功夫,原來傳授需童男(女)推揉拍打,這行之較難;而導引動作達三百餘式又嫌太繁,雖經黃師緊縮成「五行動功」,但有動作機械斷勁之感,不似太極拳之連綿自然。今據個人六十餘年研習之所得,整理出簡易萬全功,該法簡便易學,而內涵深邃,習之有利無弊。本法分內外二部,今分述如下。

一、動功修煉法
1、預備法:首先是立志修身,認識真我。《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返身而誠,樂莫大焉!」釋迦牟尼夜睹明星而悟道說:「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南宗初祖張伯瑞說:「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擺拋。」凡練習本法者應具此信心,認識自己和前輩一樣,無欠無缺,根據本有而不甘居下流。這是思想上要做到的第一步。

    其次是納清吐濁,轉換形骸。即用《真傳易筋經》前編「九轉呼吸法」中預備功法,以「哼[
、哈[、嗨[[」三字九出濁氣,此為早起時必行之功。若在平時,則於認識真我之後,以鼻吸口呼,靜、緩、勻吐出濁氣三次,意想全身轉換為光明無瑕之清淨幻身。因心氣本來無二,心轉則自然身轉,故可全身皎潔如月,光明似水晶而住。此依藏密無上瑜伽直觀自身為本尊之理趣而建立者。

2、正修法:人身氣化賴五臟六腑以進行,臟腑互有聯繫,互相制約,又與身外大自然相通。欲平衡陰陽,促進氣化,當從治理臟腑著手。

(一)、修補五臟法

(1)、清金——開天引氣,內煉所宗。肺臟位於體腔中至高之域,為「五臟之天」,專司吸清吐濁,內外二氣之轉換。潔身始於此,如開天門,乃一切修身養性之所宗奉。具體作法是,心神寧靜後,全身放鬆,兩目向前平視,舌抵上齶齒間,兩足先正立(足尖分開或併攏俱可),隨後左腳向左方平開一步,使兩腳距離比肩略寬,頂頭拔背,沉肩墜肘(山中人案:此與太極拳的要求相同。),兩手下垂,展指鼓掌,下身塌腰坐胯,氣沉丹田,使兩足有下沉感,如入地九尺,再意想全身舒適、自然、愉快,放銀白色光亮,空明晃耀,安穩不動(如圖1)。此是無極樁式,最少站立三五分鐘,多多益善。隨後兩手輕柔勻緩地向前上舉,直至頭之兩側,手心向前,舉手時與吸氣相配合(圖2);再由吸轉呼,兩掌心翻向左右外方而下落,至與肩平(圖3)。

              


      






(2)、安神——氣能益神,金火交融。肺屬金,主司呼吸;心屬火,主司血液循環。兩者相輔相成。若以氣化論,金由火煉而益堅,火由風鼓而更熾,金火交融,紅白兩光所結,陽焰彌天,氣血並茂,生命之力旺盛。具體做法是承上式一,於呼氣將盡轉為吸氣時,意想全身放紅光,與白光融和。動作上兩手亦不停,隨之轉腕向下、向內、向兩肋下腋窩穿去,身胸仍穩住不動(圖4)。接著吸滿轉身,身仍不動,兩手轉至與乳平,掌心向上,直向前面平伸而去(圖5)。

                 


(3)、益腎——火入水中,本固枝榮。如上風火交融,若無腎水相濟,亢則成害,故必須引離火下入坎水之中,則水火既濟,地天成泰,腎為先天之本而益固;腎又為肝母,母壯能益子,肝木亦能受蔭,故曰本固枝榮。具體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轉吸,身向下俯,兩手翻掌,掌心向下,觀想紅白火焰迅速下流,直入於藍黑色腎海湧泉,和融而成紫色之光(圖6)。吸後即轉為呼,兩手隨之沿腿上移,恢復身體立正,兩手約撫於髖骨少腹兩側。意想全身上下內外顯現白紅藍黑和融所成之紫色光明(圖7)。

           


               

(4)、疏肝——木金交並,四象和合。肝屬木,木得水蔭後木氣自能上升,以益心主;又肝司人身兩肋,木氣暢旺,臟氣無有不壯旺者。至此金木水火互為制約,互為生扶,所謂金火相拘,水火既濟,木金交並,為四象和合歸根。具體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轉吸,身隨之後仰(儘量翻仰,會使氣充兩肋),兩手從髖骨再向左右分開至後背,使掌心緊貼兩軟腰部,兩眼遙望天空,意想宇宙間充滿白紅藍黑紫青綠之光明(圖8)。氣吸足後即轉為呼,兩手離開軟腰,向後、向左右劃圓弧而上,至與肩平,略成「一」字,而兩手心相對應,若將起抱狀(圖9)。

           


         


(5)、厚土——土資萬匯,其德唯容。脾屬土,內應胃府。土載萬物,為後天之本,肺心腎肝四臟皆賴後天脾胃水穀之氣以資給養與運化,就如上節所言四象和合,亦賴中土調和,所謂「五行全要入中央」。中央意土色黃,無物不包藏,故曰「其德唯容」。具體作法是承上式,由呼轉吸,以腰為軸,向後收縮,而同時臀部卻反向前送,使成縮尾狀。並且兩手由左右外方再盡力向左右、向前劃大園弧,仿佛囊括宇宙間真氣無遺,然後又向內、向後收至胃府,內外上下金光燦爛,兩手同時收至脅下(圖10、11)。隨即由吸轉為呼,兩手轉腕,向後、向左右橫撐,直至前下方兩膝之外(圖12)。

            


           


注意:以上五式,第(2)與(5)兩式均有兩手收腕至脅下之式。但第(2)式係由左右向下向內收來,收至脅下時隨之手心向上,兩手向前平伸而出。第(5)式由前向內上來,收至脅下隨即轉腕,兩手心向左右膝外方,即兩手向下,向左右撐出。兩者轉腕動作恰恰相反,宜知之。

(二)、通調經脈法



    此為本法動功的第二段。人身十二正經、十五大絡,以及奇經八脈,另有孫絡、浮絡,乃是臟腑與各器官、各系統之聯繫通道,一如電器電話系統之線路然。五臟既修補,經絡當通條,方能顯示出整個人體生命之巨大能量和活潑靈機。

    經絡系統中,衝(簡體作「沖」)、任、督、帶四者最重要。此係根據《內經》學說而言,若就更深的人體生命科學而論,則人身既是統一體,並且是開放性的巨系統,身之與心是二是一,心即是身,身即是心,心身氣脈,不可分割。大周沙界,細入微塵,彈指完成八萬劫,一毛孔轉大法輪,此近人「全身無處不氣路,無處不丹田」之說所由出。此種經脈系統之調整,能使形質由粗化精,由鈍轉妙,能量由淺入深,由小變大。道家之導引功,佛密之金剛拳(不死運動),皆是本此理論而建立者。以下分述之:

    (1)、通任督——理任通督,接連四末。
    任為陰脈之海,督為陽脈之海,連接四末,包括手三陰、足三陰、手三陽、足三陽,即是道家之小周天和大周天的經脈通路,此節功夫,乃是人體的縱向采氣納氣法。



    至此當觀全身空明如水晶,前有紅明之任脈,後有微帶紫蘭色之督脈,或者直觀全身空明通透如虹霓。承前由呼轉吸,手足陰脈與任脈相通無礙。隨頭身向下俯,目視尾閭骨尖,如欲以口咬尾閭者(圖13)。隨之頭向上仰,身向前上鑽,腰脊下偃,臀部後上翹,全身陰脈貫通,有充實暢通而無礙感(圖14)。此時由全身陰脈收攝整個宇宙之真氣、靈力、聲、電、光、能等合為一體。不停由呼轉吸,兩足隨之蹬勁,緩緩使全身上起,恢復到入手立正之站式。同時收攝整個宇宙之真氣、靈力、聲、電、光、能等,充實於我之足三陽、督脈、手三陽等處。

              


    (2)、通側帶——橫通八極,活側固帶。

    此為橫向理氣采氣之法。凡身之側脈宜活,帶脈宜固。承上不停,由呼轉吸,頂頭拔背,沉肩墜肘,緊縮帶脈,氣沉丹田,全身鬆開,外與整個宇宙之真氣、靈力、聲、電、光、能等渾為一體,隨由前向左,向後平轉,上身儘量左旋,下身自腰以下保持不動,右手撫於左跨外側,左手掌撫於右臀之外側(圖15)。吸後轉呼,身手隨之向右平轉,回復到正立之式。再不停吸氣,上身儘量向右平轉,下身自腰以下保持不動,左手撫於右胯外側,右手掌撫于左臀之左外側(圖16)。吸滿隨呼,上身向左平旋,恢復如前正立之站式。
            


    (3)、通全身——徹地通天,無物能礙

    前之直通、橫通,尚有定位、定點、定向,至此轉入無方所,無時限,宇宙即我,我即宇宙,與法界合而為一,虛空亦復粉碎之境。隨將兩手仰掌上提,約至臍上膻中之位,不管呼吸(圖17)。不停,以腰腹為軸,引右手仰掌,向左向前上方穿出,約與目齊,左手同時變俯掌,緊沿右小臂之外,由膻中經左肋,向下向後抽拂,亦可以肘倒殺(圖18)。不停,隨轉左手仰掌,向右向前上方穿出,高與目齊,同時右手變俯掌,緊沿左小臂之外,向右向下後抽抵(圖19)。如是左右手上下前後交叉相反穿刺倒抽,其動作路線皆呈螺旋形,同時以短吸短呼應之。如一吸而右穿左抽,一呼而即左穿右抽,如斯任意而行。最少連作12遍為準。
            


    前此兩段動功,連行若干次(量力而行,不宜勉強)。至不欲再行時,以意念收攝整個宇宙、整個法界,歸於神闕,想我即宇宙法界,宇宙法界即我,內外凝固,合而為一。如是至少三五分鐘。一趟功圓。

按:此為老年體弱者每趟功畢後之尾功。若年壯體實之士,還宜依前編善後尾功,修還虛解座法,宜知之。必須注意的是,實際鍛煉時,學者必須靈活自裁,因應變化,尤其在動作與呼吸的配合上,篇中只是示例,如清金中開天引氣的一式裏,兩手上舉吸氣,向左右分開下落至與肩平,呼氣,是一個呼吸,其實還要與動作的快慢、剛柔相配合,若上舉緩慢而柔和,呼吸也很短促時,也可在上舉時即有兩個三個呼吸,甚至完全不管呼吸,如練太極拳一樣,兩手左右分開下落時也一樣。但在上舉之初必是吸氣,上舉完成之時,必是吸氣之終。至於兩手分左右下落之初,必是吸氣,落至平肩之時,必是呼氣之終。餘可仿知。

又按:道家的導引、佛密的金剛拳,都是著眼於形氣的鍛煉,在一個高級功法的整個進程中,動靜各有其宜。是依功法本身的需要而決定的。故動功不比靜功,一般都是依師而修,何時當修?要怎樣修?都要靠師傅指示。不當修而修,或修而不得法都易出故障;若當修而不修,則功夫難以進步。需知動功的重要性,根據密宗經典和上師傳授,以及歷代祖師傳記,有專修金剛拳而即於座上解脫,肉身虹化而入涅槃的,在內家武術中,也有技近乎道的說法。也有由武入道以致成道的傳說(如金道人)。不過靜功是無為心法,多賴自悟,動功是有為法門,專賴師傳。若不遇明師,怎麼辦呢?個人的看法:除本功外,太極拳(以楊、吳兩式為優)可當首選,若圖精簡扼要,金家功夫的開合功法,是大可值得利用的。但也都離不了有明師的言傳身教。故紫陽真人曰:「始於有作人難見(看似簡單平常,多不注意),及至無為眾始知(功能出現,方感神奇),但見『無為』為要妙,孰知『有作』是根基。」

3.善後除障法



    不拘練動功或練靜功,每一趟功畢之後,須更明瞭憶念自己不是庸俗渺小之軀,明確認識真我,並明確真我的價值和責任,精進以赴。


    收功,不是教你休息、散亂、放蕩和胡思亂想。而是要你明明白白做人,清清楚楚過活,努力實行你所應當去做的一切。也就是把行動與生活打成一片。儒家說:「吾日三省吾身」,也是這個意思,但還不夠!這是本法與其他一切小術、小法、小道不同的分界線所在。

    若見時間不斷推移,空間不斷顯現諸法,遂忘失真我,隨緣妄行,皆是障礙,必須除之!方能善後。

    除障之法:第一,是常觀自在,不昧真我。如上已說;第二,是明我本體無欠無餘,一切含靈、非靈(包括所有動、植、礦物)也無欠無餘,和我一樣,平等平等;第三,是隨時體查身內身外所有一切資訊,善則守之行之,惡則去之忘之;第四,是徹底明瞭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平常、平常!如是如是;第五,是要隨時存心光明磊落,不為己私。寬以待人,嚴以責己,謙虛謹慎,助人為樂。人之有善,若己有之,人有惡念惡行,當憐憫之,多方潛移默化之。

二、靜功修煉法



    動功與靜功,一陽一陰,猶如太極之兩儀,陽之與陰,各有所宜,可以專修動功或靜功,也可以二者合修,以一功為主,另一功為輔或二者平衡。大抵動靜合修者,早起宜先靜後動,夜功宜先動後靜,都是直接相連,在前者先修前行預備法,動、靜都是正行,正行修畢,方接修善後除障法殿后,這是一般的配合次序。但也有例外,當因應取捨之。

    易筋經靜功正行,是以本身陰陽為主,凝神調息,性命雙修,以啟迪先天之法。入手須明後天的幻身,來自母體,而在母體與母體相連之處,唯是臍帶,乃先後天陰陽二氣交會之所,故古人云:「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真金鼎。」是乃修道者探求玄關、建立法基比較適宜之所在。故收心入靜之後,即當凝神於斯。亦即兩目寂照於是,兩耳返聽於是,全神內守於是也。

    靜功是入定之前行,由靜入定,功深者,行住坐臥,皆是修持,甚至亦無入出之可言,但初學靜功入門,一般都用坐式,尤多強調七支坐(雙跏趺坐法)。但由於生理、年齡、習慣之不同,亦不應過分勉強,故單趺坐、仙人坐、天王坐等,亦可隨宜。易筋經靜功入門,除坐式外,尤重站樁式,其法與動功第一段清金中之無極樁無別。


                     (完)

来自群组: 劍膽琴心及談詩論武

精彩评论2

awagink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2-8 22:00:43
感谢拳友分享!!!
鐵冰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2-10 15:45:55
awagink 发表于 2015-12-8 22:00
感谢拳友分享!!!

唉...可惜图片又失效了...有空再偷回來完善吧...
http://blog.yam.com/lsw123/article/978517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