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八卦武术] 梁振蒲八卦掌

[复制链接]
yatou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18 09:22: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粱振蒲 <br><br>梁振蒲,字照庭。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5月20日,河北省冀县城北郝家冢村人。幼年从本乡著名镖师大枪秦凤仪习武。1876年前后来京,于前门外东大市万兴估衣庄学徒,后人称“估衣梁”。16岁经人引见带艺投师于董海川门下从学八卦掌技艺。其为人忠厚,敏而好学,深得董师喜爱。1882年冬董公去世后,终日与尹福、程庭华、李村义、刘德宽、等人切磋学习、交流技艺。2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后渐改行设场授徒。光绪二十五年(1899),因在南郊马家堡与脚行械斗犯下命案,收押刑部死牢。次年(1900)因八国联军入侵,大小官吏逃遁,得以闹监炸狱而逃,并回乡隐居。曾一度在家乡开设德胜镖局,声誉响彻保定、德州等地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停业。后应束鹿县女子师范、冀县省立十四中之聘传授技艺。一生所授弟子多集中于北京、河北(保定、冀县、束鹿)、山东等地。主要传人有子梁宝炎(1919-1979)、郭古民、李少庵、田金峰、董文修、李子鸣等。民国二十一年(1932)8月13日去世,享年69岁。 <br><br> 郭古民 <br><br>郭古民,原名恩普,号德苍。生于1887年农历九月,河北省冀县城南郭家庄人。早年身世不详,14岁前后来京,在梁振蒲估衣店中学徒。20岁时正式从师梁振蒲习八卦掌。后追随大枪刘德宽从学多年,并与尹福之徒曾增启交往甚密。其技艺精纯,使"挑掌"。20年代,先后在北京崇文区火神庙、宣武区石头胡同莲花庵、江文中学等地执教。抗日战争时期,至山东济南授拳5年,任教于军阀韩复渠军中。返京后,受聘于西城辅仁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武术教师。一身无家室,文革中受到冲击,生活艰难。幸而得到弟子刘介民、王其昌及李子鸣等人资助。晚年著有《郭氏锦囊》、《八卦掌拳术集成》等稿本,为今梁氏八卦掌技术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1968年11月5日,在京西城区定阜街师范大学幼儿园内去世,终年81岁。其骨灰经弟子苏深多年保管 <br>后,1982年4月,被安葬于京西万安公墓。 <br><br>李子鸣 <br><br>李子鸣,名镛,原名直,字子鸣。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河北省冀县李家桃园村人。出身世家,家颇富有,4岁起随父李晋印去私塾就读,并从叔晋卿习拳棒。16岁至关外祖遗永盛育金店学徒。1923年因病回归故里,从师梁振蒲习八卦掌年余,身体日见康复。后入河北国术馆,得到过张占魁、尚云祥、居庆元等名家点拨。在京与郭古民、李少庵、曾增启、刘志刚等交往密切,从中所学甚多,博采众长,为今日梁氏八卦掌技术体系的定型与完善做出了贡献。1944年投身革命,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以经商为名同敌人展开斗争。十年文革当中受到冲击,平反恢复名誉后,一方面广收门徒传授技艺,同时前后编著出版、刻印了《董海川转掌》、《梁振蒲八卦掌》、《八卦掌悟通》、《八卦掌珍秘录》等十多部专著、稿本。1981年,以古稀之年发起迁建董氏陵墓,同年在市体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武术界第一个单一拳术研究会-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并出任会长。先后主办会刊,开设八卦掌辅导站,增进了海内外 <br><br>同仁的交流,推动了八卦掌的广泛传播。生前被国内外五十余家武术团体、馆社聘为顾问及名誉馆长,学生遍布各地,传人有马传旭、赵大元、王桐、李功成、邸国勇、张全亮等。1993年1月23日在京去世,终年91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