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少林武术] 戴建国:南少林巫家拳第六代传人

[复制链接]
yaokai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5 21:05:3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戴建国:南少林巫家拳第六代传人

  本报记者黎棠 实习生朱佳 长沙报道

  南拳北腿常练不懈,刀枪剑棍多有涉猎。戴建国的个子不高,但他一身绵绸的白衣白裤练功服很吸引人。

  今年52岁的长沙人戴建国,习武44年,是南少林巫家拳第六代传人,是长沙市“武林”中的知名人士,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80年代,他曾在乡下开班教学,有一位菜农赶了50多里路,专门来跟他学武;还有一家人,除了老婆外,老公带着3个子女也全部来到他的班上,跟着他学起了扎马步。“那个时候,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风靡全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学武热潮。”戴建国说。

  今年7月份,戴建国的弟子、今年6岁的马子惠,一举夺得澳门世界散打王争霸赛澳门国际武术精英赛F1组阴阳出进连还手和武林剑第一名(详见本报9月1日《6岁女童是个武术高手》报道)。

  先后师从黄忠义等名师学武

  近年来,戴建国参加了全国各地的武术比赛,曾多次名列前茅:2007中国株洲国际武术邀请赛“传统拳术”比赛一等奖,“传统器械”比赛一等奖;2008年3月,获得“迎奥运杯”第六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武术套路大奖赛“剑术男子组”第一名,“其他拳术男子组”第二名;2008年7月,在澳门举行的“文武中国”比赛中获“其他拳术男子M4组”第一名,“剑术男子M5组”第二名等。

  戴建国住在长沙市开福区蚌塘街,家里七兄妹,他排行最小的,哥哥姐姐们分别叫“利纯”、“百万”、“海青”、“松林”等名字,唯独他一个人“得到父母的偏爱”,取了个“最大气”的名字叫建国。“我是十月出生,所以叫我建国。”戴建国说。

  戴建国8岁那年,二哥带他去同事家玩,这影响了戴建国的一生。“二哥的同事叫易镇华,他家的墙壁上挂着好多的刀、剑、鞭,我就喜欢这些东西。”戴建国说,他从小对武术特别感兴趣,就拜了易镇华为师。

  此后,戴建国每天早上4点起床,赶到师傅家学武。戴建国说,那时候,习武的人不多,不能在公众场合公开练武,只能偷偷地练,“我是师傅所有徒弟中最小的一个,兴趣很大,练起来比较发狠。”见状后,师傅还教会他练武要有武德,即懂礼谦让,遇到不平之事,也应该出手相助。“这对我影响很大,我以后带的徒弟都会教他们先学会做人,再习武强身。”戴建国说。

  戴建国先后又师从黄忠义、彭孟奇等名师。黄忠义为“巫家”第五代门人,巫家拳要求身法中正,天针对地针,虚心实腹,沉肩垂肘,顶头吊裆,气沉丹田。以意为神,以气催力。

  石袋练铁砂掌手打得皮开肉绽

  高中毕业,戴建国被安排到望城县百药铺桃花大队当了两年下乡知青。“那时候,我们在生产队做工都是计公分。他们略带嘲笑地说,我个子矮,力气小,做的事自然少。”戴建国说,为此个性好强的他很不服气,便和人理论,还打了起来,“我一对一地和他们单挑,个子都比我高大的,没一个人能打赢我”。

  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没能让戴建国中断过练武。为了练武,戴建国也没少吃苦。那时候为了练习纵跳,他每天都到湘江边去,练习从平地跳到石堤上,一不小心,小腿就磕在了石堤上,撞得又青又肿,鲜血直流。止血消肿后,他继续练,直到能纵身一跳,直接跃上石堤才罢休。为了练习铁砂掌,他也吃了不少苦头,听人说将沙袋换成石袋会更有效果,结果他把双手打得皮开肉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