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其它武术] 观"武林大会''有感 [漳州贾建欣作]

[复制链接]
66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1 07:16: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视奥运频道推出的"武林大会''擂台赛,采用了以各武术门派传统技法进行对抗搏击,同时也体现了各拳种的套路和功法特点,使中华传统武术的内容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示,受到广大武术爱好者和观众的欢迎和喜爱.此举对中国武术内容结构的完整性和传统性的保留和继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COLOR]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冷兵器的军事作用逐渐减弱和消失,传统武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价值也随之转为以健身为主而归属于体育运动项目.建国以来,武术活动开展仅侧重于套路运动.特别是经历了''十年动乱",传统武术受到灾难性的打击,许多武术家和老拳师相继辞世,一些琉传数百年的优秀拳种濒临失传.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武术和试验性开展散手运动,给传统武术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COLOR]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存在着套路与技击分离脱节的问题.受竟赛制度和规则的引导和制约,套路运动出现了以追求难度技巧和舞蹈艺术性为主的自选套路;散手运动则成为拳击十腿法十摔跤的"混血儿'';传统武术的内容结构和性质特点被分解和改变,形势不容乐观.''[/COLOR]武林大会"的推出,对恢复和保留传统武术原貌有着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笔者作为武术爱好者和工作者,自然成为"武林大会"的忠实观众.观看数集之后,在欣喜和赞赏之余,颇有美中不足之感!在此略抒己见,谨作参考;''[/COLOR]武林大会''各拳种之间的技法特点区别不明显,不同拳种在套路演练时技法特点和表现风格各有特色,差异明显,但在进行擂台对抗搏击时,打法却都差不多。过多的垃扯抱摔动作给人以近摔跤比赛之感。禁击头部影响了许多传统技法使用和运动员技术的有效发挥。能够突出拳种特色的独特技法较为少见效果不佳。乱推乱打的现象时有所见。产生以上想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训练水平不够,特别是传统武术的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程度不够。再者就是受赛制和规则的引导和限制所致。        [/COLOR]笔者认为,“武林大会”应在竞赛办法和规则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提高对参赛者传武术基础训练程度的要求,套路和功力方面的作用要加强。(二)取消禁击头部的限制,采用戴防护头盔和分指手套的办法,既保障安全又能较大的限度地发挥传统技法。(三)对抱摔的次数给予限制并降低分值。(四)提高教典型的传统技法的分值。(五)对身高体重者再各场次比赛中获胜的概率进行统计测算,如获胜的比例过大,则应考虑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的合理性。   闽南日报2008,03,07,周刊

精彩评论1

ffllwwss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1 07:37:32
该贴怎么看怎么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