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图文] 每天补硒100微克,可提高免疫力

[复制链接]
风娃雨娃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4-11 11:07:3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世纪是快节奏时代,年轻人忙碌于学习和上班的高节奏中。中年人忙碌于家庭与事业中。只有到老年了,才能安详的静坐在庭院中,但是那时的身体机能已经不堪重负了,抵抗力与免疫力每况愈下。所以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更注重自身的免疫力。
  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数百万年来,人类生活在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得以存续,也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说免疫力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都如此的优越,又是什么会导致我们的免疫力日益的下降?
  1. 心理紧张
    不安、焦急等心理劳累会给植物性神经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植物性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力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积劳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难治愈的。
  2. 肉体劳累
    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会跟心理紧张一样加重植物性神经的负担,而且也会给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3. 消极悲观
  过于消极悲观的性格会造成免疫力降低,所以保持心情舒畅很关键。
  4. 饮食失衡
    饮食混乱、进食时间不规律。挑食等都会使提供人体免疫力系统所需的营养不足。
    5.运动不足
  运动不足导致体力下降,体力跟不上就很难抵抗劳累,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6. 过度抗菌
    现在社会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抗菌药品和商品,但也不要过度清洁,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适应过于清洁的环境,那么免疫力就会下降。
    7.身体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病后恢复较慢或容易患感冒,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老化后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从上述的7点原因告诉我们原来造成免疫力低下,可以很简单很容易,了解了造成免疫力降低的原因之后,应该看看免疫力低下的集中症状。在科学上把免疫力低下的症状分为三种,前两者属于病态,需要治疗,而生理性免疫低下一般不需要治疗。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三种症状:
  症状一:先天免疫力低下
  先天免疫力低下,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是由于组成免疫系统的某种或多种成份因为基因突变等因素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发生的这种免疫力低下,病情较为严重,这类疫病在免疫低下的孩子中比例较少,但病情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症状二:后天继发性免疫力低下
  这类症状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这类疫病经过去除引起免疫力低下的病因后,免疫功能往往都可以恢复。引起后天继发免疫低下的原因常见于感染、药物、营养不良和其他某些疾病。
  症状三:生理性免疫低下
  此类症状一般没有上述两种免疫力低下严重,感染主要由上呼吸道引起的,如感冒等,而不是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一般我们所谓的免疫力降低都是属于第三种的,免疫力的身体易于被感染或患癌症,免疫力超常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就是由于一些小病使得身体的技能下降。不过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样的现象才叫做免疫力下降,是不是偶尔头晕、眼花等等?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应该有所了解,现在就来看看免疫力低下会怎样表现在我们的身体上吧。
  1.各种原因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在此情况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因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生病、打针吃药便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
  2.深层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下列问题就会反复发作:感冒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炎反复发作、腹泻反复发作......所以千万不可小视。
  3.经常感到疲劳。工作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你的精力又缓解,可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
  4.感冒不断。感冒成了你的家常便饭,天气稍微变冷、变凉,来不及加衣服你就打喷嚏,而且感冒后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治好。
  5.伤口容易感染。身体哪个部位不小心被划伤后,几天之内伤口就会红肿,甚至流脓,正常人很快就可以好,而你却因此要拖许久;或者你的某个部位,比如臀部长个又痛又痒的小疖子,过几天头上又长了。
  6.娇气的肠胃。在外面餐馆吃了一个普通的菜,其他的人安然无恙,而你却上吐下泻。   
  上面所说的都是在给大家介绍什么叫免疫力,免疫力降低的原因和各种症状,这样不是为了凑足数字,而是想给大家看了文章之后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下来就进入真正的正题,说说我们该如何提高免疫力,下面有几种方法是相对比较简单又实用的,因为现代人都在学习、工作中繁忙的度过,所以我所介绍的方法都是一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
  1.借助睡眠。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2.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份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3.限制饮酒。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4.参加运动。专家进行的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5.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6.改善体内生态环境。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于健康人来说,不妨"食疗",多吃些乳酸菌饮料;而健康边缘人群,可以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
  从上面所介绍的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中,最普通与最常用的也是最为见效的方法就是最后,就是所谓的"食疗",可是大家就会不明白,到底什么食物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呢?接下来我就介绍几种最为平常,较为容易找到的食品给大家。
  1.灵芝:灵芝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锗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能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2.阿胶: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从内到外温润机体,调节免疫能力。
  3.蜂王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内分泌的,并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10-HDA)。  
  4.100微克植物活性硒,补硒可以增强抗氧化,通过清除人体内有害自由基,修复受损的细胞,恢复细胞的免疫功能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然而我国72%的地区普遍缺硒,人均日补硒不足40微克,低于我国推荐的日均补硒50-200微克。
  天然植物活性硒备受人们青睐,不仅安全健康,而且人体吸收率高,如100微克富硒玉米粉,人体吸收率高达99%以上,而且代谢率高。我国推荐日均补硒量在50-200微克,100微克富硒玉米粉每20克含100微克硒,真正做到了定量补硒,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补硒量的按需所济。
  5.海苔:英国研究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现海苔可杀死癌细胞,增强免疫力。海苔中所含藻胆蛋白具有降血糖、抗肿瘤的应用前景,其中的多糖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海苔中所含的藻朊酸,还有助于清除人体内带毒性的金属,如锶和镉等。医疗人员还从海苔中开发出具有独特活性的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能有效预防神经老化,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此外,海苔能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
  6.适当补充维生素,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身体健康的人最好通过吃水果、蔬菜来吸收维生素,现在市场上销量较大的西红柿、草莓、胡萝卜、橘橙等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冬季是承受各种感冒和流感等疾病带来最痛苦最多的季节,像这样的由于各种病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如果想要保护身体的话,就要注意不要让免疫力降低。为了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纳速健身网成立于2006年8月,是国内优秀健身运动网站,现拥浏览人数超30万。网站是集养生、武术、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健身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平台提供大量优质的教学视频、伴奏音乐(太极拳晨练音乐,广场舞音乐,健身气功音乐)、图文教程、运动科普和经验分享,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完善的运动指导平台。
  • 纳速QQ群乙:151815303
  • 纳速QQ群丙:79104490
  • 微信交流群:微信好友搜索【nasuwang】加小纳微信进群交流健身知识,备注【纳速】
  •                     或者扫描页面底部右侧二维码添加小纳微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群客服交流

  • Copyright © 2006-2021, 纳速健身网. | | 辽ICP备13002388号-1 辽公安网备21050202000005号公安网备号 纳速武术-乙 QQ